第34卷 6期 熱帶念珠菌菌血症在血液相關疾病的臨床特徵及藥物感受性
第34卷 5期 探討中國分離之Candida palmioleophila在人類宿主環境中基因體之演化
第34卷 4期 對農用ipflufenoquin產生抗藥性的煙麴黴會同時表現出醫用olorofim交叉抗藥性
第34卷 3期 大流行中的流行病:於加劇新冠疫情期間爆發近平滑念珠菌菌血症
第34卷 2期 需要更多關注的議題:中國大陸引起菌尿症的熱帶念珠菌對氟康唑具有抗藥性比率高
第34卷 1期 黴菌命名法的變革與管理
第33卷 6期 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致病能力和抗藥性機制
第33卷 4期 經皮質類固醇和抗生素治療導致COVID-19 患者口腔感染多種念珠菌菌株之觀察性研究
第33卷 4期 罕見念珠菌感染之概況(下)
第33卷 3期 罕見念珠菌感染之概況(上)
第33卷 3期 2019 ~2021 年美國耳念珠菌傳播惡化
第33卷 2期 新抗黴菌藥物對陰道念珠感染的成效
第33卷 1期 人類、動物和環境的新威脅 – 抗藥性熱帶念珠菌
第32卷 6期 台灣臨床抗藥性熱帶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之親緣關係
第32卷 5期 不容忽視的黴菌病-台灣與美國黴菌疾病之數據分析
第32卷 4期 耳念珠菌進化枝 I – IV概論
第32卷 3期 首例在治療病患過程中分離出對amphotericin B 具高抗藥性之耳念珠菌並發現其作用機制
第32卷 1期 2021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紀實
第31卷 6期 環境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 和全球暖化之臆測
第31卷 5期 環境唑類抗藥煙麴黴的健康一體化(One Health)議題
第31卷 4期 真菌在人類腸道菌叢的規則與重要性
第31卷 3期 以電腦分子模擬的方式探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羊毛甾醇14α-脫甲基酶(Erg11p)變異與fluconazole抗藥性之間的關係
第31卷 1期 印度新生兒加護病房爆發Dirkmeia churashimaensis黴菌菌血症感染
第30卷 5期 利用小鼠 (mice) 模型評估六種主要致病念珠菌的致病力
第30卷 3期 真菌菌群 (mycobiome) 促進胰臟癌形成
第30卷 1期 2019 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紀實
第29卷 5期 白色念珠菌 (C. albicans) 的基因雜合性藉由微調基因序列來調節其移生能力與致病力
第29卷 3期 Candida auris 在加護病房的傳播及防治
第29卷 3期 全基因親緣分析於黴菌感染群突發疫情調查之應用
第28卷 6期 熱帶念珠菌 (Candida tropicalis) 的抗藥機制
第28卷 5期 侵襲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動物模式的研究進展
第27卷 2期 煙麴黴 (Aspergillus fumigatus) 藥物敏感性試驗概論
第26卷 6期 Candida auris: 新興抗藥念珠致病菌種
第25卷 2期 Azole抗藥性煙麴黴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之浮現:醫界之潛在隱憂
第24卷 6期 醫療照護相關毛黴菌感染症
第24卷 2期 混合念珠菌種檢體之鑑定
第22卷 4期 2012年美國微生物學會“念珠菌與念珠菌病”研討會記事
第21卷 2期 醫學黴菌訓練課程記事
第20卷 5期 診治黴菌感染的挑戰
第19卷 6期 2009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記事
第17卷 6期 2007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記事
第17卷 4期 Amphotericin B與caspofungin合併治癒Candida krusei所引起的黴菌血症
第17卷 3期 Candida guilliermondii: 對fluconazole敏感性較低的新興念珠菌品種
第16卷 1期 2005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記事
第14卷 2期 台灣地區念珠菌(Candida species) 臨床分離菌株對amphotericin B與fluconazole的藥物感受性
第13卷 6期 抗黴菌藥物感受性測試法
第13卷 6期 黴菌的鑑定
第13卷 5期 Fluoroquinolone感受性的降低是造成抗藥性的第一步
第12卷 3期 Candida glabrata: 21世紀重要的致病黴菌
第10卷 5期 Candida dubliniensis: 需與Candida albicans 鑑別診斷之菌株
第10卷 1期 如何戰勝黴菌